泰州市姜堰三水街道:小小食用菌撑起亿元大产业
央广网泰州10月26日消息(记者王锡斐 通讯员朱锐 陈静 钱昆)为进一步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近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三水街道与驻马店农科院签订了《柔性引才合作协议》,就三水街道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路径和规划,多层架栽培技术,特色菌菇产业基地的培植、提升,食用菌优质高效生产、深加工等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培训等达成了合作意见。
今年以来,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姜堰区三水街道紧扣食用菌产业园“扩规模、提档次、拓内涵、创品牌、增效益”总目标,持续实施香菇园提档升级工程项目,建设国家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统一为菇农提供食用菌培育技术、菌种制作、菌棒生产、香菇销售等服务,同时大力发展香菇深加工,生产可直接食用的香菇脆片等食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香菇亩产效益。
以园区规划促进产业转型发展。近年来,三水街道坚持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着力在培大育强菌菇特色产业上下功夫、求突破,利用交通和区位优势,规划建设香菇产业园区,并配套建设食用菌产业的功能分区,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取代传统大棚种植模式,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目前香菇产业园提档升级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新建层架种植基地30亩,高标准搭建智能恒温集约化养菌棚10座、多层架高效出菇棚46座;园区内道路、绿化、排水、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实施到位,补强发展短板,不断积蓄园区发展动能。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菇农”的多元合作机制,优先扶持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拎包入驻”式从事香菇生产,产业园已带动200多户村民从事香菇种植,面积1500多亩,预计实施多层架栽培后,亩纯收益将增加4倍,辐射带动了姜堰及周边地区3000多农户从事食用菌产业。
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产业园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引进实施重大农业项目,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姜堰富德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蘑菇培养基料发酵”项目引进荷兰培养基发酵隧道、灭菌设备,充分利用秸秆,日产基质5吨,年产鲜菇1200吨,实现多层架自动化周年化栽培的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投资600万元实施基料生产线二期项目(新增一次发酵隧道4条二次发酵隧道2条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配套设备)下半年顺利通过验收并投产。
以创新融合助力产业强链补炼。新入驻园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江苏君知未食品有限公司脱水蔬果加工生产线项目已投产达效,正积极做好自主品牌的创建准备工作;江苏富德泰安将充分利用产业冷链,开发食用菌即时食品的瓶装系列、铁听系列、真空袋包装系列等。
园区将在拓展鲜菌菇深加工、基质菌棒生产销售的基础上探索发展菌菇采摘休闲农业项目,同时继续加大与科研院所、泰州医药高新区药企等研发机构的合作,争取在医药保健品领域持续延伸发展。
下一步,香菇产业园将继续着眼食用菌全产业链的发展、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期实现农业高质高效、村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愿景。
10月24日,泰州市海陵区城东街道举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三比三争开新篇 两当两驻办实事”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激励全体党员苦干实干比奉献,勇挑重担争先优,誓做人民群众蕞可靠的主心骨。
据悉,位于泰顺社区的翰林雅居小区,是海陵区选定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小区的环境美化了不少,但垃圾乱扔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为了解小区居民的心声,泰顺社区决定借助“有事好商量”平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切实解决居民问题。
“线上+线下”双模式 第九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人才智力交流会同步引才
10月23日,第九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人才智力交流大会在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会展中心举行。勃林格殷格翰、安若维他、康为世纪、硕世生物、金迪克等125家企业参会,其中包括117家中国医药城企业,提供3000多个岗位需求,涉及药学、生物工程、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覆盖医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为进一步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近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三水街道与驻马店农科院签订了《柔性引才合作协议》,就三水街道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路径和规划,多层架栽培技术,特色菌菇产业基地的培植、提升,食用菌优质高效生产、深加工等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培训等达成了合作意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