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重磅!北沿江高铁、沪通铁路今年江苏重

admin7个月前 (09-24)泰州产业信息7

  本文原标题:《重磅!北沿江高铁、沪通铁路......今年江苏重大项目排定!南通众多项目入列!》

  重大创新载体项目20个,包括南京国家科学中心、省产研院专业化研究所等项目。

  重大产业项目130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0个,包括无锡华虹集成电路、扬州鱼鹰通用航空飞机等项目;先进制造业项目20个,包括连云港盛虹炼化一体化、徐工特种起重机械等项目;服务业项目35个,包括徐州中铁“一带一路”物流园、南京烽火通讯华东总部基地等项目;农业项目5个,包括宿迁中闽花卉苗木基地等项目。

  重大生态环保项目13个,比去年多3个,包括生态保护项目7个、污染治理项目6个。其中,长江岸线整治修复、沿线绿化造林、化工搬迁土地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体系性项目6个。

  重大民生项目10个,其中社会事业项目7个、民生保障项目3个,包括中医传承提升工程、棚户区改造体系工程、南农大江北校区、泰州里下河地区长江引水工程等项目。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47个,比去年多2个,年度计划投资2370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项目33个,年度计划投资1516亿元,包括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高铁、宁淮城际、连云港新机场、京沪高速改扩建、常泰和龙潭过江通道、长江干线港口铁水联运设施示范工程等项目;水利项目6个,包括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新孟河等项目;通信项目2个,包括全省宽带提升工程等;能源项目6个,包括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扩建、盐城南通海上风电等项目。

  此外,安排储备项目20个,总投资6966亿元。包括南通中芯长江14纳米芯片、盐城宝武梅钢搬迁提升、南通中天精品钢等9个产业项目和通苏嘉、宁宣、宁扬宁马铁路等11个基础设施项目。

  据了解,与往年情况相比,2019年省重大项目安排总体呈现了“三增多三增强”的特点。一是补链强链项目增多,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在继续推进无锡、南京、徐州三地的台积电、紫光、海力士、华虹、协鑫等集成电路产业旗舰项目基础上,新增安排无锡华润上华、南京华天等芯片制造、封测项目,以及邳州鲁汶刻蚀机、徐州中科院天科合达碳化硅晶片等集成电路装备、材料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着力推动化工、钢铁加快由沿江向沿海转移,重点安排连云港盛虹、中化和南通中天、盐城宝武等项目,对沿江化工钢铁项目一律不予安排。二是多元合作项目增多,引领示范效应增强。与中科院、中物院等国内顶尖科研单位合作的国家空间信息应用平台、能源动力研究中心、金属3D打印装备等项目10个;与中航、中铁、招商局、中信等央企合作的雷达研究院、磁悬浮列车、保税物流等项目20余个;民资项目近90个,其中与华为、阿里、腾讯等知名民企投资合作的大数据研究院、云计算中心等项目近20个;德、法、日、韩等外资集成电路、高端数控装备、通用飞机、新型半导体元器件项目超过20个。这批项目将有力推动技术创新应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样本。三是区域联动项目增多,协调发展效应增强。过江通道、沿江高铁、连云港盛虹、盐城东山精密、宿迁长电封测等跨江发展、梯度转移、南北合作项目显著增多。南京、南通、常州、无锡、苏州等地项目继续保持强势,徐州、盐城等地项目质态明显提升,县域经济中江宁、溧水、句容、金坛等沿宁杭线地区和海安、如皋、通州等上海北翼地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据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介绍,今年的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编制力求把握好“五个突出”:突出国家战略叠加机遇。牢牢把握三大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更多安排长江生态修复、沿江高铁、过江通道等骨干性支撑项目,推动国家战略加快落地见效。突出创新发展。聚焦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注重安排前沿技术攻关和核心技术应用的科创载体、新兴产业项目,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实体经济。围绕培育13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更多安排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进口替代或产业突破提升的重大产业项目,推动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突出补齐短板。围绕“1+3”重点功能区战略和提升南京首位度、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更多安排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重大项目,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突出民生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注重安排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乡村振兴等体系性民生项目和高校、医院等社会事业项目,着力提升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taizhou.021cf.cn/index.php/post/884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协同共生向未来】浙江大学-传化未来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暨钱湾智谷开园仪式圆满举办

【协同共生向未来】浙江大学-传化未来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暨钱湾智谷开园仪式圆满举办

  在创新创业的生态中,高校科研起到了创新主力军作用   6月10日,浙江大学-传化未来研究中心正式挂牌,传化科技城总部型企业产业平台“钱湾智谷”开园仪式同步举行。活动以“协同共生 向未来”为主题,与钱湾智谷入驻企业、浙江大学-传化未来研究中心,共同构建钱湾智谷高质量的集群式“创新磁场”,同时也开启了传化科技城“产学研”深度融合、多元产业共生的集群生态格局。...

【宝珺园-深圳宝珺园】房价户型优缺点分析

【宝珺园-深圳宝珺园】房价户型优缺点分析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宝珺园-深圳宝珺园】房价,户型,优缺点分析   宝珺园多少栋,几梯几户,小区有多少户人家,容积率,总高有多少层,交楼时间,户型有那些,离地铁近吗,是带什么学校,物业费是多少,精装修吗,停车位够吗?停车位有多少个?售楼处电话,在那个位置,...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江苏泰州:从“化工围江”到“江豚逐浪”——秉持绿水青山理念坚定不移守护一江清水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江苏泰州:从“化工围江”到“江豚逐浪”——秉持绿水青山理念坚定不移守护一江清水

  盛夏时节,从泰州滨江生态公园遥望,江水潺潺、满目苍翠。而8年前,此处还是化工围江,灰尘漫天。   泰州,因水而兴,因江而盛。多年的快速发展,也让泰州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8年,泰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长江大体检”,建立“长江体检表”,对沿江排污口、码头等进行全面检查。   入河排污口作为污染物进入长江的蕞后一道“闸口...

一座科创园区里的城市更新实践

一座科创园区里的城市更新实践

  这是5月13日拍摄的天开园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新华社天津5月16日电(记者尹思源、王宁)漫步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简称“天开园”)内,年轻身影随处可见,创业热潮如火如荼。   很难想象,这座颇有人气的科创园所在地在一年多前还是一座“荒废广场”,楼宇空置,枯草破窗随处可见。   位于天开园核心区的天开广...

专利拥有量10年翻三番科技创新成姜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专利拥有量10年翻三番科技创新成姜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扬子晚报网9月9日讯 (通讯员 乔梁 记者 王国柱) 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72件增加到1344件,翻了三番......9月8日上午,泰州市姜堰区举行“奋进新姜堰 建功新时代”科技创新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区十年来在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等方面的成就。会上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科技创新成姜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据介绍,十年来,姜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

中国·泰州瑞力·泰渡双创街区|人文林海蜕变而来!

中国·泰州瑞力·泰渡双创街区|人文林海蜕变而来!

  位于海陵区迎春西路198号的林海集团,始建于1956年,是当时全国蕞大的摩托车动力及配套机械研制、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远销欧亚100多个国家和地   例如大家熟知的林海雅马哈、林海汽油机都是旗下的王牌产品。   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小汽车逐渐走进大众家庭。曾作为摩托生产大户的林海自然了解其中的含义,将原先...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践行高质量发展提升普惠小微服务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践行高质量发展提升普惠小微服务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24日讯近日,首届“香蜜湖杯”深圳市金融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举办。此次大会由深圳金融局、深圳银保监局、人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指导,福田区委区政府,深圳市银行业协会、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主办。   会上,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获得“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优异贡献奖”“深圳市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优异贡献奖”“深圳市制造业金融高质量发展优异贡献奖”“...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15期:国家高新区“碳达峰碳中和”峰会在西安高新区召开江苏南京召开2021世界半导体大会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15期:国家高新区“碳达峰碳中和”峰会在西安高新区召开江苏南京召开2021世界半导体大会

  深圳6月7日发布《深圳市关于支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从打造特色应用场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推出16条举措,拟将当地打造成全球卫星及应用产业创新高地。包括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在内的“真金白银”将进一步向卫星产业集结,以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端项目落地、鼓励卫星与各行各业融合应用等。深圳提出,加快卫星及应用产业链重要环节突破。围绕通信、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