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藏山海情丨“三个一”泰州援藏破解农村“人地钱”难题
新华报业网首页正文苏藏山海情丨“三个一”,泰州援藏破解农村“人地钱”难题2022/06/16 21:13
如何让田里的收成更好?怎样让农村青年发挥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家里的老人谁来照顾?这是广大农村发展面前横亘着的一道道难题,身为拉萨农业大县的曲水县也不例外。近年来,江苏泰州援藏工作队聚焦当地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力扶持农业种植业、培育新农人、解决养老难题,谱写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
曲水县是拉萨的农业大县,每到九月,成片的青稞金黄耀眼,农人们忙着收割,颗粒归仓后成为糌粑、青稞酒等当地特色食品的原材料。
然而,青稞产量不高、品质不优一度困扰着当地百姓。“种子的质量对于粮食的品质、收成至关重要!”第九批泰州市对口支援曲水县工作组组长、曲水县常务副书记范琦告诉记者,目前西藏尚未进行商业化育种,同时老百姓在种植过程中将天然粮和商品粮混杂,田间种植管理技术、种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导致近年来青稞产量不尽人意。
如何培育一粒小小的种子?为此,泰州对口支援曲水工作组引来了江苏种业的“排头兵”——江苏红旗种业股份公司,成立了西藏首家集品种选育、良种生产、市场推广于一体的高原种业企业——曲泰红芯种业有限公司,全面推进种子规范化管理,培育推广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符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在曲泰红芯种业有限公司门口,记者看到施工现场如火如荼,几幢厂房已雏形初具。“我们正在这里建设标准化的良种繁育加工体系,建立加工种子车间,引进蕞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公司总经理王亚松信心满满,他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建立新品种选育基地50亩,在建良种仓库5000平米,投入资金2400万元购置良种加工生产线年公司在曲水等地开展青稞良种订单生产7000余亩,可推广青稞种植面积12万亩,预计可实现农牧民亩均增产50斤,实现农牧民增收2500万元,“今年的收获季厂房将正式投入使用,与当地老百姓实行订单化生产,切实提升种子质量。”
“通过打造良种研发繁育基地,形成以‘产业+龙头+产品+基地+合作社(农场)+农民’的发展模式,共同推动曲水种业实现现代化、科技化、智慧化转型升级,让高原农牧民用上放心种、优质种、致富种。”范琦说。
拉萨曲水县才纳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正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座园区占地总面积2万余亩,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先进的产业育种育苗、球根花卉种球繁育中心及现代农业科技园已经在园区内部相继建成。
近年来,在江苏援藏工作组的带领下,曲水结合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社会风俗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确定示范园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合理选择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示范园区管理的体制机制,促进了示范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高效智能温室里,34岁的藏族青年阿乃正在曲水西瓜种植大棚中忙碌,过去两年,阿乃在江苏援藏工作组的帮助下,前往江苏学习先进种植经验,已经成为当地优秀的新型职业化农民。
阿乃告诉记者:“现在我带领了五名产业工人,主要教给他们西瓜病虫害的防治,还有西瓜种植大棚种的温度控制等等。”
在翠绿枝叶的掩映下,圆滚滚的西瓜挂在藤蔓上,一片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景象,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园区种植的10个大棚里的西瓜正相继成熟。别看西瓜个头不大,但是甜度高、味道好,一斤能卖到8元。
“江苏援藏通过内地成功经验指引园区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党建+产业+农户”等运营模式。鼓励和支持合作社、致富带头人或个人种植新品种新作物,免费提供种苗、技术,进行管理指导,县净土公司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格收购、加工、销售,帮助当地百姓致富增收。”江苏第九批援藏干部张书健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2021年,园区共带动务工群众61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6人,年人均增收达到6000元以上。
在拉萨曲水县,一个名为三有村的村落引人关注。何为“三有”?当地人告诉记者,是“有健康、有住房、有产业”。这个2016年建成的村落,也是西藏自治区首个易地搬迁扶贫点。
26岁的常州姑娘、三有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梅绮雯告诉记者,全村人以外出务工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但近年来,三有村老人数量不断增加,且部分低保户、困难户家中老人体弱多病需要照看,这样一来,照顾家庭还是外出务工成了村里年轻人的困扰。
第九批泰州市对口支援西藏曲水县工作组结合内地社区养老的模式,在三有村试点,投资投物建成自治区首家社区养老驿站,解决养老问题,从而释放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7月,三有村养老驿站正式运行。目前,驿站内共接收需要日间照料的老人26名,来自21个家庭。
“我们为老人提供免费的三餐,还随时提供甜茶、酥油茶等饮品。老人们差不多每天上午9点半由子女送到驿站,下午等家里人来接。”梅绮雯介绍,村卫生室的村医还会每天准时为老人测量血压,询问身体健康状况,做好登记,对一些不方便来驿站的老人还会进行************。驿站内安装电视等娱乐设施,驿站外不远处村林卡内有健身器材,可满足老人们基本活动需求。驿站旁的三有村扶贫车间偶尔提供一些简单的手工活给老人,让老人们能有一份收入。
梅绮雯说,对于这些家庭来说,每户都可以解放出1名劳动力外出务工,按人均2600元/月的工资计算,驿站可以使这21户家庭增收65万元。据介绍,三有村利用500万江苏省援藏资金扩建养老驿站,预计下一步在提供老年人康养******的同时提供幼儿托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