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这十年泰州市海陵区超硬核!
9月16日,泰州市海陵区举行“奋进新海陵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强区专场,介绍近年来海陵区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未来五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陵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走出一条具有海陵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总量持续攀升。截止到2021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8.7%,高于全市7.8个百分点,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入库企业数逐年递增。结构不断趋优。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开票销售占比超过60%。特色更加突出。以海陵工业园区为主体,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方向;以新能源产业园区为载体,构筑了光伏太阳能、动力储能电池等优势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示范引领。新能源产业依托百亿级企业隆基乐叶,形成光伏电池及组件为主体的光伏产业集群,产业链完备率达95%以上;以云涌科技为主体,建成泰州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载体平台筑基赋能。全区共建成省级工程研究中心8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1家。试点示范成效显现。罡阳股份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江苏大学泰州新能源研究院、光伏产业研究中心等省市级创新平台建成运转,助力我区成功创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
该区坚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软环境。绿色发展底色鲜明。全区节能降碳成效显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单位GDP能耗、碳排放持续下降。数字经济加速推进。大力推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加速发展,江苏隆基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智慧旅游加快发展,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智慧物流持续推进、数字金融成效初显,数智赋能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
十年来,海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明显,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科技赋能聚力成势。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逐步调优区级科技政策,先后出台《泰州市海陵区科技创新奖励办法》《泰州市海陵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等文件,2021年重磅推出《海陵区“科创之光”硬核十条》。全面推行市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累计获得积分14770.82分,进一步加速人才集聚、科技创新。截至2021底,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1%,较十二五初期提高了197%。
创新活力相竞迸发。截至2021年底,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11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7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8%,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达648家,较2020年增长260%。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和人才工作站点43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14家,市企业重点实验室4家。十年来,企业获评市级及以上科技类项目近600项,18家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毕业企业云涌电子成为海陵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隆基乐叶作为泰州市重点龙头企业之一,获评泰州市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多项荣誉。
特色产业加速集聚。新能源产业园区获评“国家火炬泰州光伏与储能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能源)”。累计建成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7家,省级及以上星创天地5家,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2年,东部新城科创社区、腾翔创智园、泰州同程汇众创空间3家众创空间获省级备案公示,数量位居泰州市6个板块第1,单年度获批3家创历史新高。
科企联姻硕果累累。该区深入实施“科企联姻”工程,连续两年举办“科企联姻”大会,先后邀请12位院士及200多名行业顶尖专家集聚海陵,解码当今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格局、新发展、新业态。打造由120多名行业顶尖专家组成的7支专业服务队,为海陵打通科技创新“蕞后一公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揭榜挂帅”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成功匹配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6项,榜单金额达1000多万元。开展“走百企 送百策 联百姻”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38项,签订科技人才合作项目105项。(吴驰 邓晰)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