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兴化沙沟镇:万亩闲田荒水升格为种养基地
自3月初开始,兴化市沙沟镇兴龙村的荒田里,6台挖掘机和推土机连续作业,平整后的鱼塘之间,一大片新开垦出的土地坦露在人们眼前。
据兴龙村负责人王永清介绍,这一方鱼塘面积有1000多亩,由以前的荒田改造而成。由于长期养殖,加之水道不畅,近年来鱼儿发病现象特别严重,30多户养殖户基本处于亏本状态,不想再“往水里扔钱”了。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和河道清淤工程,兴龙村按照“田成方格”的要求,将这些鱼塘改造成地面线米左右的粮田,作为金荡香米的种植基地,同时配套修建沟渠、机耕道、农桥等农田基础设施,预计今年6月份改造到位,可赶上水稻的种植。王永清算了一算账:粮田改造到位后,每亩发包价在800元以上,而鱼塘承包价只有二、三百元;推平圩埂后,可增加溢出面积100多亩,这部分将作为村集体的收益。
地势低洼的沙沟镇有6万多亩土地、12万亩水面资源,其中,低荒田、抛荒地、小塘口总面积有3万多亩。因难于种植和管理,这些资源利用率低,造成有地无法种或广种薄收的另一种“失地”现象。崔垛东村、崔垛新村有5000多亩中间高、周边低的馒头状零碎地,大的几亩,小的只有几分,因机械无法作业,只能种些油菜、黄豆、玉米、红薯等旱谷作物。除了靠近路边、河边的地方,内侧约3000多亩的面积基本处于抛荒状态。
沙沟镇启动实施“田成方格”项目,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土地复垦和洼地治理项目,配套实施“3331”行动计划,即:30%的建成生态鱼养殖基地,30%的建成金荡香米种植基地,30%的建成藕田套养小龙虾基地,10%的恢复湿地风貌。该镇时堡村有3500多亩低洼地,以前由各户自行开发成一个个鱼塘,以育鱼苗为主。因为效益不高,有的小鱼塘被弃而不养,沦为荒水塘。时堡村实施小鱼塘改造。改造后的一块900亩大鱼塘,被人以每年每亩960元的价格竞标所得,采用藕田套养小龙虾的模式发展生态种养。借助洼地治理项目,崔垛东村和崔垛新村统一流转村里的“馒头地”,按照“削峰填谷”的方法,将这些地块平整改造为“方格”田,同时完善农桥、道路、灌溉等设施,建设万亩粮田种植基地。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崔垛东村和崔垛新村今年将有2000多亩的“馒头地”改造成良田对外发包,填平洼地荒滩后,溢出面积在30%左右。两村同时统一建设公益性墓地,今年清明节前,首批2000多穴土散坟迁入公墓。
在改造提升的同时,沙沟镇推进引进现代技术,发展立体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同时实施品牌战略,注重“沙沟红”藕田龙虾、金荡香米、“古法捕钓十人帮”等品牌的运营,进一步提升品牌农业的“含金量”。石梁村将集镇西部的2200多亩小鱼塘恢复成自由水面,作为“古法捕钓十人帮”的展示基地,嫁接旅游项目,重现古法捕鱼的场景,让遥远的渔事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水金村、董庄村的约1000亩连片养殖水域地,被规划为智慧渔业生态示范园区,推进智慧渔业产、供、销、研一体化,同时运用先进的生态养殖技术,更好地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