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三链融合”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原标题:泰州:“三链融合”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产业乃城市发展的命脉,是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的基石。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做强地标产业、建设特色园区、提升项目能级,加快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
3月24日,泰州医药高新区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其“高含金量”赚足了眼球——这些项目均精准契合泰州“1+5+1”现代产业体系,是对产业链进行“强链延链补链”的项目,其中有4个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有两个被列入2019年省重大项目计划。
这是泰州产业迈开大步加速奔跑的缩影。我市谋划的“1+5+1”现代产业体系,旨在加快构建以大健康产业为标志,以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化工及新材料五大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细分领域加快突破、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再振泰州制造业雄风。
2018年,泰州产业发展红红火火: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规划正式获批,五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11.6%,造船完工量居全国地区排名之首,泰州被省政府表彰为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市。与此同时,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新增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2家,旅游业总收入超过360亿元。
专家指出,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密切关联,创新链镶嵌于产业链,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研发、制造、销售都要引入知识和技术创新,这样才能形成价值增值,完善价值链。
“我市‘1+5+1’现代产业体系中,大健康产业是重点培育的地标产业。去年,市委首次提出建设‘健康名城’、放大地标产业显示度,这就要求进一步促进‘药医养食游’融合发展。”市发改委副主任史凯忠介绍,其中的重点工作,包括推动医药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新药重大创制专项成果产业化试验区;围绕国家一类新药、重大疾病治疗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构建全链条、竞争力强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建设中国医药城康健医疗区,突出发展高端个性化医疗服务,打响特色高端诊疗品牌等。
根据规划,力争到2020年,泰州大健康产业要成为全国领先、长江经济带和扬子江城市群中蕞具产业特色、蕞具比较优势、蕞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名片。
在我市现代产业体系中,现代服务业扮演的角色是“产业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和增长发力点”。“要以补短板、抓项目、推创新、强改革、促融合为抓手,强化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支撑作用,形成交叉渗透、交互作用、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系统。”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
“1+5+1”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五大主导产业,为“泰州制造”主要内容,目前其产业定位、发展思路、政策举措等均已敲定,未来我市制造业将全面迎来“升级版”,让泰州发展优势更加鲜明。
例如,在高技术船舶产业领先全国、高端装备产业加快集聚的基础上,我市将进一步打造全球高技术船舶产业高地和“长三角”高端装备重大项目承载区;对于一直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的节能与新能源产业,我市将加快产业链招商、加速高端要素汇集、加强高水平企业培育,打造全省领先、全国有影响的特色产业链。
2018年11月,省商务厅发布的《关于2017年度全省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情况通报》显示,泰州开发园区排名实现整体提升。
具体来看,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排名中,国家级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第20位,首次进入全省前20强。在省级开发区排名中,兴化经济开发区位次上升蕞快,跃升4位,排名第43位;泰州港经济开发区和姜堰经济开发区排名均上升两位,分别为第7位、第33位;海陵工业园区排名前进了1位,为第29位;泰兴经济开发区排名第12位。
“这与我市开发园区创新特色发展分不开。”市商务局开发区处负责人茆月红表示,作为项目承载、转型升级主阵地,园区高质量发展将为泰州高质量发展“鼎力撑腰”,“因此我市尤其注重推进开发园区提升特色产业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从而让园区成为更加专业的发展‘加速器’。”
2018年,江苏启动了省级特色创新园区工作。我市头部时间引导、推动各开发园区根据自身特色产业优势创新载体建设,积极打造并申报省级特色创新园区,泰州医药高新区、泰兴经济开发区、泰州港经济开发区等7家开发区申报了省级特色创新园区。目前,泰州医药高新区(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已获批省级特色创新园区,成为全省首批18家获批特色创新园区之一。
眼下,泰州医药高新区正奋力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加快培育标志性企业,建设标志性平台,集聚标志性人才,加速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医药高新区正深入推进“政产学研金才”协同创新,加快国家新药重大创制专项成果产业化试验区建设,建好用好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区域创新研究中心、复旦生命健康研究院等十大创新载体,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医药)创新中心,打造抗体药、疫苗等六大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创新要素在中国医药城实现聚焦聚合聚变。
与此同时,其他园区的产业特色优势也不断显山露水,成为撬动发展的有力“支点”。
泰州经济开发区以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等产业为基础,奋力扩大项目储备量。其中,重点布局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做好“电”和“装备”两篇大文章。园区信心满满地提出,到2021年,经济总量要在2018年基础上翻一番。
泰州新能源产业园高度聚焦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正持续通过技术嫁接、资本运作、模式再创等多种形式,推进园区制造业不断攀向“微笑曲线”高端。
在江边的泰州港核心港区则紧扣大健康产业、临港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三大主导产业精准发力,一幅上下衔接、左右配套、有效耦合的产业蓝图正不断铺陈。
2月20日,一个消息“搅热”了中国“汽车圈”:长城汽车整车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泰州高港。先期投资80亿元,规划实施以汽车整车制造为核心、关键零部件为配套及汽车金融、汽车保险、共享出行等业务,构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体系,打造华东地区蕞具影响力的汽车科技产业园。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强调,“泰州将是长城集团发展的重要支点”。显然,该项目的“能级”,不仅体现在未来哈弗汽车有望实现“泰州制造”,从而有力填补我市汽车整车生产空白,更体现在将为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仅仅间隔一周,一个航空配套产业高端项目——英国吉凯恩民用飞机风挡项目在靖江落地,计划5月破土动工,目标是建成世界级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覆盖全球1/3的民用飞机风挡市场。靖江市委书记赵叶表示,靖江要抢抓中国大飞机发展机遇,放大吉凯恩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坚定不移加快发展靖江航空制造产业,打造发展新优势。
3月24日,总投资22亿元的抗体药物CDMO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抗体蛋白2000千克、抗体制剂1500万剂的生产服务,预计每年可新增产值30亿元。毫无疑问,我市大健康产业“棋盘”上又将增添一颗沉甸甸的“棋子”……
“三链融合”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对泰州而言,提升项目能级显得尤为紧迫。
对此,我市提出:以提高区域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为导向,高光度聚焦主导产业,高质量实施招商选资,高效率组织项目推进,全力招引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资本密度高、投入产出效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
2018年,全市共认定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18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03.6%,其中工业项目432个、服务业项目86个;共认定亿元以上新竣工项目407个,其中工业项目330个、服务业项目77个。这些项目中,龙头型基地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了极大比重。
今年一开年,我市各地即纷纷吹起项目“集结号”,不少“高能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市发改委统计显示,1至2月,我市新开工项目势头良好,共认定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7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今年新开工的47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81亿元,1至2月已完成投资1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9.8%,超额完成序时进度。
目前,从南到北、由东往西,泰州大地处处是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江苏科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木质甾醇系列产品项目,一期2000吨木质甾醇系列产品项目设备正加紧调试;理想万里晖真空装备有限公司PECVD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车间装修完成,设备已进场;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动力锂电池项目,办公楼附属用房正在建造主体;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FDA多功能智能化厂房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
“2019年,将全力招引处于产业前沿、拥有核心技术、具备领先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推动本土企业与科技类军工类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加强战略合作,力争10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80个、新开工40个、新竣工30个。”在今年的泰州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如是写道。
责任编辑:刘涛 版面编辑:刘晓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