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df

admin7个月前 (09-24)泰州产业信息4

  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df

  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委托单位: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管委会 评价单位: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5 本简本内容由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评价机构)编制,并经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管委会(建设单位)确认同意提供 给环保主管部门作为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20) 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受理信息公开。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管委会 (建设单位)、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评价机构)对 简本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 2.1园区规划及环评历程 2.2本次规划内容 2.2.1规划范围 2.2.2总体发展规划目标与规划年限 2.2.3规划规模 2.2.4园区性质及产业定位 2.2.5规划功能分区 2.2.6用地规划 2.2.7基础设施规划 122.3 本次规划与相关上层规划、政策文件的协调性分析 142.3.1 与产业政策及产业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42.3.2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52.3.3 与区域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52.3.4 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文件的协调性分析 173.1 产业布局及产业现状 173.2 现状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状况 173.3 环境管理与跟踪监测情况回顾 173.4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195.1 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 195.2 环境影响预测 195.2.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195.2.2 水环境影响预测 195.2.3 噪声影响预测 195.2.4 固废影响分析 205.2.5 土壤、地下水影响分析结论 205.2.6 生态环境影响结论 205.2.7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结论 205.3 规划环境风险评价 216.1 规划功能定位的合理性分析 216.2 产业定位的合理性分析结论 216.3 选址合理性分析结论 226.4 布局合理性分析结论 226.5 环保基础设施合理性分析结论 237.1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7.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237.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47.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247.5 生态保护措施 247.6 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规划背景与任务由来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位于泰州市主城区东部,距离市中心 4km 左右。泰 州市人民政府于2003 月批准建立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管委会。泰州市规划设计院于 2003 年进行编制《泰州 市海陵工业园区规划暨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2020),规划范围东至先 锋河、西临328 国道、北至浙江路、南至翻身河,总面积16.6km ;该范围的区域环评《泰州海陵工业园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6 月12日通过 泰州市环保局审批(泰环计(2006)15 月15******准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开 发区(苏政复(2006)35 号文),省级开发区四至范围及面积经国土资源部核定 为“东至十里铺村、凌窦村、孙塘村,南至梅兰路(孙塘村、朱塘村、林南村、 忠南村),西至328 国道(忠南村、林南村),北至二号路北80 。”海陵工业园区其余范围仍为泰州市级园区。海陵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园区的总体布局和产业定 位与原有的规划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原有规划已经无法指导园区的发展建设,因 此园区管委会从园区发展战略角度出发,提出对园区规划在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 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园区管委会于 2015 月委托泰州市规划设计院对4.599 km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其他相关规定,该规划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管委会委 托,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总体规 划(2014-2020 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 场踏勘,对规划范围内及周边环境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在当地相关部门收集了 资料。环评单位在进行了规划分析、现状调查与回顾、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规 划方案综合论证等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提高入区准入门槛及 现状环境问题整改等一系列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江苏泰州海陵工 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20)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报请审查,作为园 区环境管理的依据。 规划分析2.1 园区规划及环评历程 2003 月泰州海陵工业园区由泰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设立;2003 年园区管委会委托泰州市规划设计院于编制《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规 划暨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2020)(简称“原规划”),规划范围东至先锋 河、西临328 国道、北至浙江路、南至翻身河,总面积16.6km 2003年泰州市规划局受市政府委托,对《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规划暨起步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2020)方案进行批复,准许规划实施; 2006 月12日《泰州海陵工业园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简称“原 环评”)获得泰州市环境保护局批复准予实施; 2006 月15日,泰州海陵工业园区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 区,并正式命名为“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苏政复[2006]35 号),见附件3。 省级园区四至范围“东至十里铺村、凌窦村、孙塘村,南至梅兰路(孙塘村、朱 328国道(忠南村、林南村),北至二号路北 80 米(林南村、凌窦村、十里铺村),面积4.599km 月,园区管委会从园区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对园区规划范围进行一定的调整,调整后的园区四至范围北至浙江路-海姜大道、南至新328 国道(永 定路)、西至321 省道(春兰路)、东至东环路,总面积23.199km 为市级园区。2015 月,园区管委会委托泰州市规划设计院对4.599km 省级园区编制了《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20 年)(简称“本次规划”)、对18.6 km 市级园区编制了《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京泰街区、海陵工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2014-2030)》。 2015 月,园区管委会委托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4.599km 省级园区编制《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20年)环境影响 报告书(简称“本环评”)、对18.6 km 市级园区编制《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京泰街区、海陵工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2014-2030)环境影响报告 书》(另行环评)。 2.2本次规划内容 2.2.1 规划范围 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位于泰州市海陵区,位置处于海陵主城区与姜堰区之 间,规划范围为东至纵五路,西至328 国道,南至梅兰路,北至二号路,总面积 约4.599 平方公里。规划区具体位置详见图2.1-1。 图2.1-1 规划区区域位置图 2.2.2 总体发展规划目标与规划年限 规划总体目标:通过对海陵工业园区发展的综合分析和合理预测,以及国 内外大环境及政策调整的影响,面向未来,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树立 敢于竞争、越位争先的发展决心,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区域协调发 展,优化产业和空间布局结构为契入点,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发挥 区域分工协作的作用,力争通过5-10年或者更长远时间的建设,把海陵工业园 区建设成为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化东部新城区。 规划年限:2014-2020 2.2.3规划规模 (1)人口规模 园区居住人口3.0 万人。园区工作人口1.5 万人。 (2)用地规模 规划面积4.599 平方公里。 2.2.4 园区性质及产业定位 (1)园区性质 泰州市区东部的主要产业基地,并承担居住、商业和创意文化、休闲娱乐 等职能的现代化东部新城区。 (2)产业定位 园区发展以电子信息、机械加工等产业为主体;产业布局规划图见图2.2-1。 图2.2-1 产业布局规划图 2.2.5规划功能分区 采用紧凑的团状用地布局形态,使工业——公共设施——居住区等三大块布 局合理,以道路、河流网络为骨架,以“路、水、绿”相结合的绿地水系为自然生 态环境走廊,组成有机联系的团状结构。园区的功能分区图见图2.2-2。 图2.2-2 功能分区规划图 2.2.6 用地规划 2.2.6.1 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总用地172.8 公顷,占园区总用地的37.6%,可容纳居住人口3.0 万人。 根据园区的开发速度,对原有的农村住房逐步进行归类改造,形成一定规模 的居住区和居住小区。 2.2.6.2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依托现有济川东路商业街,向东推进,在园区内建设一个集商业金融、行政 办公、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服务中心。公共设施用地54.8 公顷, 占园区总用地的11.9%。 10 (1)行政办公用地:位于济川东路北侧,采用集中紧凑的布局方式,布置 园区管委会等行政办公结构。 (2)商业金融业用地:在济川东路入口处形式园区的商业金融中心。 (3)文化娱乐、教育科研设计:主要位于济川东路北侧,布置在行政办公 用地北侧周围。 (4)医疗、卫生用地:按国家标准设置,医疗保健用地位于济川东路北侧。 (5)市场用地:在两片居住区内各布置居住区级社区中心,设置社区活动 中心、超市、农贸市场、健身场地等公共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 2.2.6.3 工业用地规划 规划工业用地101.2 公顷,占园区总用地的22.0%。 园区内主要发展一类工业,适当发展二类工业,严禁有重污染的三类工业 进入。 根据工业门类,工业用地又分为机械、电子等产业,各板块相对集中,紧 凑发展。 2.2.6.4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园区主要市政公用设施有:变电所、消防站、邮政局及市政设施维修站等, 市政公用设施总用地4.2 公顷,占园区总用地的0.91%。 2.2.6.5 对外交通用地规划 市区火车站、汽车东站均位于园区北侧,距园区较近,故本规划区内不布 置对外交通设施。 2.2.6.6 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65.3 公顷,占园区总用地的14.2%。 规划范围内道路系统以棋盘式为主,分三级: 主干道“二纵二横”,道路红线 处,为丰富园区景观,根据需要,可 增设休闲广场、节点广场、商业广场多处。 11 2.2.6.7 绿化用地规划 规划绿化用地61.6 公顷,占园区总用地的13.4%。 结合园区现状,规划绿化用地采用绿环水绕、绿心、绿线、绿面相结合的 综合布局结构。以园区内河道两岸为绿化纽带,形成滨水绿带;在主要道路、 工业用地旁布置绿化形成“绿线”,构成绿色通道,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 种绿地类型。 点:以休憩、运动公园为主,主要布置在居住区附近。 线:以河流两侧绿地及道路绿化和防护绿带为主,规划沿园区主要河道两 侧设置10~20 米景观绿化;春兰路设置30 米绿带;梅兰东路、济川东路两侧 各设置20 绿带;其它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各设置10~15 米的绿化缓冲带。 面:以各单位绿化为基础,结合周围良好的生态绿地形成环境优美的生态 型工业园。工业用地内绿地率不大于20%,居住区及公共设施用地内绿地率不 小于35%。 园区土地利用规划情况见表2.2-1,土地利用规划图见图2.2-3。 表2.2-1 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 代码 用地性质 面积(公顷) 比例(%) 居住用地172.8 37.6 工业用地101.2 22.0 公共设施54.8 11.9 市政设施4.2 0.91 道路广场用地65.3 14.2 绿地61.6 13.4 总用地 459.9 100 12 图2.2-3 土地利用规划图 2.2.7 基础设施规划 2.2.7.1 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 给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和其他用水。考虑未预见 给水量按10%计,用水规模为28634 (2)水源选择泰州市海陵工业园区的给水近期考虑由现状老328 国道向东进入园区给水 管网供水;远期分别由迎春东路、济川东路、梅兰东路向东延伸,与海陵工业园 区给水管网相连接形成环网供水。 (3)管网布局 给水管网布置成环状网,以确保供水安全。 给水主干管管径为DN600、DN500,主要布置在济川东路、梅兰东路上, 在其它路上布置DN300 给水管。 2.2.7.2 排水工程规划 13 (1)排水体制 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加强环境保护,改善水体质量。 (2)雨水工程规划 充分利用地形、水系进行合理分区,根据分散和直接的原则,保证雨水管渠 以蕞短路线、较小管径把雨水就近排入附近水体。雨水管道沿规划道路铺设,雨 水采用自流方式就近排入规划区内的水系。 (3)污水量预测 园区污水排放量16558.4 (4)污水处理方式规划区内的污水处理采用集中处理方式,污水经汇集后排至泰州市城南头部 污水处理厂。 (5)污水管网规划 海陵工业园区污水管网走向由南北向中间,由东向西经二号路排至泰州市第 一污水处理厂。污水主干管布置在二号路上,在纵四路和纵二路上布置干管,在 其它路上布置支管。污水主干管管径为D1000、D800、D600,干管管径为D600、 D500、D400,支管管径为D400、D300。 规划区内共有多处污水管要过河,考虑到节约资金,污水管采用倒虹吸管的 方式过河。保留周家墩河与二号路的交叉口西北侧现状污水提升泵站一处。 2.2.7.4 燃气工程规划 (1)气源选择 采用国家“西气东输”天然气。 (2)供气规模预测 规划区工业用气量为200 万立方米/年。 (3)管网布置 规划区燃气干管布置在主要道路上,主要燃气管道连成环状网,保证供气安 全,干管管径为DN160-DN200,在其它路上布置中压燃气支管,管径为DN100。 2.2.7.5 环卫设施规划 (1)依据《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和园区用地布局,按服务 半径为 1.0-2.5 千米要求,规划区内设垃圾处理站 座,垃圾转运站四周应有隔14 离绿带,绿带宽度不小于10 (2)公厕布点结合街头绿地、公共设施及居住区邻里中心、工业邻里中心等及公共绿地布置,规划区布置了4 处公厕,公厕每处建筑面积不得低于70 (3)化粪池应纳入社区污水管道系统,粪便污水经规划中的城市污水管网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在未达到集中处理前,化粪池可按埋地式无 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设置。 (4)垃圾桶和废物箱 垃圾房、箱、桶的服务半径在70 米以内。废物箱间距在商业性街道为25-50 米、交通性干道为50-80 米、一般道路为80-100 2.2.7.6消防工程规划 本规划区不单独设置消防站,利用园区外围的消防设施。消防给水与生活、 生产给水合一系统,低压制供水,结合给水管道,相邻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得小 于120 2.3本次规划与相关上层规划、政策文件的协调性分析 2.3.1 与产业政策及产业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从本工业园区的性质、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来看,本园区定位于发展 无污染少污染的一、二类工业,主要产业为机械、电子及研发、产业孵化,从宏 观上对照国家发改委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 年修订),符合国家产 业政策的要求。园区应严格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 年修订)进行 企业引进。 (2)本园区规划发展机械加工和电子信息产业,与《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相协调。同时应根据《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规划内容,鼓励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采用先进的、低污染的铸、锻、焊、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艺。 (3)由《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内容可见,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从国家层面提高到了战略高度,成为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也为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向, 园区规划发展的机械加工和电子信息产业应向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 15 产业提升,高水准打造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相协调。 (4)本园区规划发展电子信息和机械加工产业,与《江苏省“十二五”培育 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相协调,同时该规划里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 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提出的产业发展重点内容,也为本园区在招引企业 时提出了指导要求。根据《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规 划内容电子信息产业鼓励发展“新一代的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技术与器件、 新型显示技术与产品高端软件和服务外包”,“机械加工产业”应鼓励发展轨道交 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专业装备制造、航空配套产业等。 2.3.2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本规划区规划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为电子产品及材料等,规划发 展的机械加工产业,主要发展汽摩零部件、通用动力等制造,属于《我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中鼓励发展的产业,同时应按照国家 十二五规划要求来进行项目引进。 (2)《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市区经济发 展提出要求“立足市区产业基础及比较优势,加快构筑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城市产业体系。积极推进老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 园,促进海陵工业园转型升级,优化市区产业布局,努力打造医药高新区、出口 加工区、新能源产业园区、核心港区、城区服务业集聚区五大板块。” 海陵工业 园区为十二五规划中“转型升级”的园区,与“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个五年规划”基本相符。 2.3.3 与区域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1)根据对照《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进行分析可知,本园 区位于泰州市中心城区范围,园区规划的产业定位属于城市总规规划大力发展的 先进产业;本次规划顺应城市总规“将海陵工业园用地逐步调整为现代服务业与 生活用地”要求,将上一轮规划中的部分工业用地调整为生活服务和产业研发用 地,与城市总规协调一致;本次规划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总规协调一致。本次 16 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将与城市总规中一小部分工业用地规划为居住用地和医疗 设施用地,环评提出上述规划的居住用地和医疗用地与周边规划的工业用地之间 应设置一定的隔离距离;本次规划的其他用地与城市总规中的土地利用规划相协 (2)将本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图与《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的泰州市中心城区市土地利用规划图进行叠图可知,本次规划范围内的用 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主要规划为允许建设用地、水域、一般农用地。不涉及 基本农田。本次规划与《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相协调。 (3)由《泰州与姜堰城区连接地区规划控制研究》中的城乡用地规划图可 知,本园区不在其规划范围内,本规划中的工业用地到该连接区规划中的居住用 地距离大于2km,且处于该居住用地的下风向,经过大气影响预测结论可知,本 次规划工业区对该规划中居住区影响较小,因此本次规划与《泰州与姜堰城区连 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协调。 2.3.4 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文件的协调性分析 (1)由《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内容可知,本园区未占用环城河风 景名胜区生态红线保护区用地;未占用(海陵区)清水通道维护区生态红线保护 区用地;未占用泰东河(海陵区)清水通道维护区生态红线保护区用地;本园区 污水经管道收集后送至泰州市城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许郑河,蕞终接入 新通扬运河,该污水处理厂排口位于许郑河(距离新通扬运河约 1.2km),因此 该排口的设置与新通扬运河(海陵区)清水通道维护区的保护要求相协调。综上 所述,本园区规划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是相符的。 (2)根据对照《泰州市2013-2020 年生态市建设规划(修编)》可知,本次 规划建设的机械加工和电子信息产业是与之相符的。 (3)根据对照《泰州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可知,本 园区的建设符合该规划中提出的“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进一步提高产业集 约发展水平,进区项目应于园区产业定位及环保要求相适应。”本园区规划发展 以电子信息、机械加工等产业为主体,适当引进部分具有研发功能的产业主体, 加快产业孵化功能。产业定位不含电镀、化工、印染、酿造等重污染行业,符合 17 环保规划的要求。本园区污水由泰州城南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符合环保规 划的要求。园区企业蒸汽使用量较小,不采取集中供热,环评认为园区内企业实 行分散供热,燃料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对园区环境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 园区规划是符合《泰州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要求的。 (4)根据对照《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本园区规划发展 的机械加工行业,涉及到喷漆工艺,应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行实施,配备漆 雾净化装置和有害挥发物净化装置,有效过滤漆雾和有害挥发物。目前江苏泰州 海陵工业园正在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已经通过省环保厅组织技术考核,等待蕞 终验收,与《实施方案》要求相符。海陵工业园区属于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外、天 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区域,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正在实施锅炉改造工程,与 《实施方案》要求相符。本园区规划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与《实施方案》要 求相符。 园区开******况回顾性评价3.1 产业布局及产业现状 产业布局:园区布局主要存在的问题工业、居住混杂的问题。 产业现状:工业园区进区企业大部分属于机械、电子、食品,基本符合原规 划与原环评中提出的产业定位。 3.2 现状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状况 根据现场调查和对各企业环保验收资料、污染源例行监测数据的分析可知, 园区重污染企业较少,已监测的企业均能够实现废水、废气的达标排放,但园区 部分企业尚未实施“三同时”验收监测也无定期的跟踪监测,该部分企业能否实现 达标排放没有有力的数据来证明,因此园区内未实施“三同时”验收的企业应尽快 补充验收手续。 3.3 环境管理与跟踪监测情况回顾 园区管委会于2013 名专职人员。园区环评执行率较高。园区正在按照ISO14000 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园 18 区内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已按要求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园区目前正在进行生 态工业园区的创建。 3.4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园区由泰州三水厂区域供水,产生的污水经企业厂内预处理达标后接入园区 污水管网送入泰州市头部(城南)污水处理厂处理。给水设施、污水收集、处理 设施是与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海陵工业园区原环评及其批复要求相符的。 根据原环评及其批复的要求,近期园区内企业实行分散供热,由企业自行解 决供热需要,燃料必须采用轻质柴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园区目前需要供热企 业较少,园区未建设集中供热热电厂,由企业自备锅炉进行供热。 园区一般工业固废主要进行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部分统一安全处置;危险 园区未设置危废处置中心,由企业自建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 行安全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统一收集、转运及处置,园区设置了垃圾中转站。 固废处置方式与原环评及其批复中要求相符。 环境质量现状大气:本次现状监测结果中各监测点指标均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地表水:本次环境现状监测结果中园区内及周边的小河如前进河、大冯河、 七里河、大寨河等有不同程度的COD、NH -N、TP等常规因子超标现象;COD 等常规因子超标原因主要为区域内村庄生活污水排入河道污染水质导致其超标, 应尽快实施区内村庄污水管网的敷设工作,保证区内污水全部收集至污水处理厂 进行集中处理。区外河道如老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基本能达到相应水质功能区 划要求。 声环境:本次噪声监测结果中各测点均对应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 标准》中的2、3、4a 类标准,能够达到环境质量目标。 地下水:本次地下水监测结果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类标准。 土壤:本次现状监测结果评价区域内土壤各项指标均满足二级标准,总体土 壤质量良好。 底泥:本次现状监测结果底泥监测断面中各监测因子浓度均低于《农用污泥 19 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规划环评影响评价5.1 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 园区企业蒸汽使用量较小,不采取集中供热,园区内企业实行分散供热,燃 料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对园区环境影响较小,废气污染物总量能够在大气环 境容量范围之内;园区规划实施废水集中处理,废水纳入到泰州城南污水处理厂 处理,外排总量可以通过削减本地区的生活污水污染物总量来置换,不增加进入 新通扬运河的污染物总量,说明本地区环境资源可承载。 5.2 环境影响预测 5.2.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园区工艺废气主要是低矮源,经估算值预测得 到增加值甚小,与本底叠加后均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5.2.2 水环境影响预测 园区内工业污水首由各企业进行预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集 中到泰州城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泰州城南(头部)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规模 O+混凝、沉淀、纤维转盘过滤”。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A 标准,尾水排污 口位于许郑河(距离新通扬运河1.2km 处),向西接入,蕞终向北排入新通扬运 河。目前园区污水排入城南污水处理厂,污水厂水质能够达标排放。园区水质主 要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较少且污染物与现状工业废水一致,成份不复杂,经过

  江苏泰州海陵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df规划,评价,园区,环境影响,江苏省,江苏泰州,pdf,泰州市规划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taizhou.021cf.cn/index.php/post/471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化工园区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化工园区行业分析报告

  我国化工园区通常是由某级政府机构或组织统一规划开发的拥有特定土地区域范围,以石化、化工产业为发展方向,集聚了若干石化化工类企业(项目)彼此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形成了相互分工协作的产业链,共享着由第三方所提供的公用工程、基础公共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产业聚集区。   化学工业园区的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建设化学工业园区对于加...

2022年泰州市首批土拍结果:4宗地块成功出让

2022年泰州市首批土拍结果:4宗地块成功出让

  免费买房看房热线全年无休,欢迎致电   2022年泰州市首批土拍结果:4宗地块成功出让   2022-09-09 16:12:01   4月28日,2022年泰州市首批土拍结果出炉,成功出让4宗地块,其中包括1宗文化设施用地、1宗商住用地、2宗商业用地,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成交总价约2.6亿元,具体如下:1.泰地储告......

9人上榜第三季度“泰州好人”

9人上榜第三季度“泰州好人”

  一种孝,无关血缘;一种爱,横跨三代。12月19日下午,我市在靖江举行“中国好人”宦剑锋现场交流暨第三季度“泰州好人”发布活动。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靖江市委宣传部、靖江市文明办承办,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办事处协办。   日前,靖江市民宦剑锋荣登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宦剑锋一家三代40年接力照顾孤寡聋哑邻居石褚荣的故事...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研究规划及战略建议报告2020-2026年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十四五研究规划及战略建议报告2020-2026年

  图表13:2017-2019年中国GDP增速与生物医药行业产值增速对比图(单位:%) 29   图表14:2017-2019年中国固定资产及同比增速(单位:万亿元,%) 30   图表15:2016-2019年中国生物医药新开工项目及在建项目统计(单位:项) 31   图表16:2017-2016年中国固定资产增速与生物医药新建...

全省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工作效应显现

全省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工作效应显现

  为落实省政府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有关要求,月,省厅部署开展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工作,陆续批复了常州经开区、无锡新吴区、丰县等个地区(园区)试点方案,通过试点先行   试点一年来,各试点地区(园区)查清园区用地底数、明确目标任务、健全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实施改造提升,盘活低效用地,促进挖潜提效;推动撤并整合,腾挪散乱园区,促进集聚发展;...

刚刚宣布!全市表彰!

刚刚宣布!全市表彰!

  刚刚,市委、市政府召开2020年度综合考核总结表彰大会,总结全市2020年度综合考核等工作,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实干担当、善作善成,动员全市上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扬“三个不相信”精神,大兴实干之风,扎实推进“一高两强三突出”,努力开创幸福泰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  ...

南通(海安)、泰州海陵等地蕞新通报(附10月18日健康管理措施)

南通(海安)、泰州海陵等地蕞新通报(附10月18日健康管理措施)

  根据省卫健委10月18日发布,2022年10月17日0-24时,我市诊断本土确诊病例9例(2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1例为外省来宁闭环管理重点人员,2例为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发现,4例为集中隔离发现),诊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例(1例为非闭环管理重点人员筛查发现,3例为集中隔离发现)。   上述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或隔离...

土地招拍挂-泰州市-海陵区-挂牌_万购地产网土地频道

土地招拍挂-泰州市-海陵区-挂牌_万购地产网土地频道

  江北新区研创园02-04-01地块、02-04-02地块可研报告   浦口区江浦街道五华路以西、海桥路以北地块可研   秦淮区地铁五号线光华门站地块可研报告   江宁区南京南站站西片区10-11号地块   栖霞区马群街道南湾营地块可研报告   江宁区未来科技城新宁溧路以东、白沟路以南地块可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