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提抗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
本报讯(记者卢志坚通讯员葛东升王慰)截至2月8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已做好39户230余亩土地流转规范登记工作。这项工件,得从姜堰区检察院去年承办的一桩“一亩六分地”抗诉案件说起。
1998年,沈高镇华扬村村民吴长山一家承包了村集体5.1亩土地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2003年吴长山去世后,其子吴爱凤外出打工,并将其中1.6亩土地交吴茂荣耕种,双方未订立书面协议。2005年6月,沈高镇对农户实际耕种田亩数进行核查,上述1.6亩土地被登记在吴茂荣名下。
2010年11月,吴爱凤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吴茂荣返还其代为耕种的土地。一审、二审法院均认为,双方虽然没有签订转让承包经营权书面协议,但根据2005年沈高镇的核查,争议土地已登记在吴茂荣名下,吴爱凤当时并未提出异议,故认定双方当事人承包经营权转让成立并生效,驳回了吴爱凤的诉讼请求。
2013年6月,吴爱凤向泰州市姜堰区检察院申诉。该院认为,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缺乏证据证实,判决不当,于是提请上级检察机关抗诉。2013年12月,泰州市中级法院再审判令吴茂荣返还代耕土地1.6亩给吴爱凤,当年底该案执行完毕。姜堰区检察院还向沈高镇政府、华扬村村委会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对此类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规范承包经营土地工作,防止土地承包经营权“张冠李戴”,损害农民权益。
该案承办检察官陈莉介绍说,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双方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申请登记。由此可见,本案中,沈高镇政府并无登记的职能,其核查登记所载内容不能产生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登记的法律效果,也不能证明双方当事人对转让土地达成合意。吴茂荣与吴爱凤之间没有签订书面转让合同,也没有支付过转让对价,故依法不能认定争议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发生过转让。
(原标题:没签协议让人代耕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没了? 泰州姜堰:提抗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
蕞高人民检察院 (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查号台) 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