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十年科技创新为姜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admin8个月前 (09-24)泰州产业信息33

  9月8日上午,泰州市姜堰区举行“奋进新姜堰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专场,介绍近年来该区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未来五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会上,姜堰区科技局、组织部、发改委、工信局、开发区(三水街道)、高新区(罗塘街道)分别介绍相关情况。

  十年来,姜堰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创成省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区,连续获评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科技创新百强区,姜堰高新区建成市级高新区。2012年到2021年,全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不足2%增加到2.6%,连续多年保持平稳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从33%增加到54.7%;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72件增加到1344件,翻了三番。

  围绕产业发展规划,姜堰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强的企业,着力构建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截至2021年底,全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7家,是2012年的5.3倍,高企申报通过率在全省、全市保持前列;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885家,创历史新高;省民营科技企业454家,创新主体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19家,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58.72亿元,占比达43.19%,实现体量与质量同步提升。十年间,全区企业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省科学技术奖20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其中,苏中药业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十年来,姜堰区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大力培育创业主体,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引领科技事业向好发展。

  企业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十年来,姜堰区始终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资金向企业流动、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引导和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载体能级持续攀升。十年来,姜堰区积极推进重大创新载体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着力打造集聚各类创新要素资源的“强磁场”。

  人才发展生态加速优化。十年来,姜堰区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创新人才体制、强化人才平台、优化人才服务,人才活力不断激发,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区人才总量达12.98万人,柔性引进院士13人,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5人,省“双创人才”28人,省“333”高层次人才27人,省科技企业家16人、市科技企业家96人。

  为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姜堰区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的意见》,在“姜八条”基础上,先后出台“3+N”人才政策、“促进高质量发展”人才20条、高质量发展人才新政,创新打造企业人才储备金、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等专项激励政策,形成市、区人才政策配套的叠加效应;在全市率先成立“人才金融港”,创新“堰才投”“堰才贷”“堰才保”等产品,全力支持人才企业成长、壮大;设立“姜堰人才月”,制作发行“人才卡”,让人才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十年来,姜堰各镇(街道、园区)坚持创新引领,加强人才引育,成为全区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

  以姜堰经济开发区为例,人才科技工作亮点纷呈: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年来,新建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23家,年均增长16.5%;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列统新型研发机构2家;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7家。专利质量不断提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0件,超出泰州市平均水平的两倍。人才规模持续扩大,引进培育国家级人才15名;引进硕士及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达600余人次;引进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总数超3000人;省“双创计划”入选23人,市“双创计划”入选61人,入选总数在泰州园区中名列前茅;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2人、市“311工程”培养对象21人;省科技企业家入选9人,市科技企业家入选25人。

  罗塘街道(高新区)同样依托科技创新赋能,收获了累累硕果:科创体系不断完善,集聚招引了华芯半导体、正帆科技、衡川锂电池湿法隔膜等大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十年来园区企业累计申请专利7853件,其中发明专利1634件,专利授权2397件,PCT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发明专利20余件;累计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37个,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6项,其中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牵头起草并获批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5项。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先后与江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建立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研究生工作站3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创新平台不断优化,建成4.5平方公里的产业核心区,20万平方米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6万平方米的科技研发大厦留学生创业园,省级众创空间智谷软件园和省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扬帆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相继构筑,为产业转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经过十年耕耘,姜堰区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下一步,该区将大力弘扬“三争精神”,统筹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深化新时代人才强区建设,把姜堰建成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科技创新强区,成为苏中地区产业特色显著、具有一定省域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乔梁 丁明玥)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taizhou.021cf.cn/index.php/post/260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5家企业入驻泰州智能制造科创园

5家企业入驻泰州智能制造科创园

  14日上午,泰州智能制造科创园举行入驻园区企业签约揭牌仪式。区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荣明参加活动。   活动中,江苏昆吾科技有限公司、泰州致精精密装备有限公司、江苏哈工电导科技有限公司、泰州奥普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昊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与泰州智能制造科创园正式签约。据介绍,泰州智能制造科创园是区委、区政府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合作共建的国内领先高端智能制造产业...

“健康办公侠客同行”侠客岛里首届文科创园区展示交易会举行

“健康办公侠客同行”侠客岛里首届文科创园区展示交易会举行

  12月30日下午,由成都侠客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的“健康办公 侠客同行”第七届腊八创新节暨首届文/科创园区展示交易会在高新区益州大道北段280号晶立方·新经济总部基地顺利举办。   第七届腊八创新节以“健康办公侠客同行”为主题,通过首届文/科创园区展示交易会的创新形式展现。活动采用线上直播和线下活动的方式同时进行,现场邀请到近千名侠客岛里入驻企业、合作伙伴、渠道...

“硬核”产业蓝图正在这里变为现实

“硬核”产业蓝图正在这里变为现实

  在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在这片沃土上不断汲取创新养分,汇聚人才力量   “硬核”产业蓝图正在这里变为现实   生物医药被公认为知识经济兴起后的核心产业之一,其投入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的属性无不体现着区域发展的勇气和魄力。   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2021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中,一共5个单项竞争力排名,苏州工业园区占了...

“科创泰州 智汇凤城” 2021泰州科技·人才活动周开幕

“科创泰州 智汇凤城” 2021泰州科技·人才活动周开幕

  5月8日下午,2021泰州科技·人才活动周在医药博览馆开幕,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等单位的400多位嘉宾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以“科创泰州 智汇凤城”为题作主旨演讲。他说,泰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尚创新、英才汇聚的热土。渴求知识、乐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薪火相传,育才爱才、聚才兴才的文化基因融入血脉,今天...

“科创泰州 智汇凤城”——2021泰州科技·人才活动周开幕

“科创泰州 智汇凤城”——2021泰州科技·人才活动周开幕

  5月8日下午,2021泰州科技·人才活动周在医药博览馆开幕,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等单位的400多位嘉宾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以“科创泰州 智汇凤城”为题作主旨演讲。他说,泰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尚创新、英才汇聚的热土。渴求知识、乐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薪火相传,育才爱才、聚才兴才的文...

【地名公告】关于人工智能科创中心命名的批复

【地名公告】关于人工智能科创中心命名的批复

  你单位命名申请收悉。根据《江苏省地名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办法》,经研究,同意将泰安路以东、凤凰东路以南、孙唐村以西、328国道以北的中心园区命名为“人工智能科创中心”,由专名“人工智能科创”和通名“中心”组成。该中心是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科技创新区的核心组成部分,项目内容主要是下一代互联网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系统集群的搭建。占地面积28377平方米。...

中国牙谷:奋力打造全球口腔产业第四极

中国牙谷:奋力打造全球口腔产业第四极

  振兴民族口腔工业,在“未来赛道”与国外企业一较高下,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进口,是中国牙谷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   占领口腔行业科技研发制高点,打造全球口腔产业第四极,填补国内口腔技术空白,是中国牙谷在建设之初就锚定的战略目标。   破解口腔产业人才缺乏、产品注册体系不够完善、企业创新支持不够等制约,争取国省层面的政策支持,是牙谷人“一刻未等闲”的不懈...

兴化25亿元打造恒兴科技园

兴化25亿元打造恒兴科技园

  一栋栋楼宇在高高的塔吊下崛起。连日来,位于兴化经济开发区的恒兴科技园正紧锣密鼓建设。   兴化恒兴科技园占地291亩,建设集研发、服务、孵化、营销、投融资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科技园区。其中,正在建设中的恒兴科创小镇占地176亩,将打造泰州市首个具备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生态型特征的总部经济园区。   该项目结合兴化市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型、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