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桃源家庭农场开启“社区支持农场模式”
兴化市桃源家庭农场开启“社区支持农场模式”
蕞近,家住兴化城区的居民周广年经常开着私家车,来到郊外临城街道古庄村的CSF桃源家庭农场,在他认种的那畦菜地间采摘菠菜、香菜、芹菜、小青菜等时令蔬菜。
周广年是CSF桃源家庭农场的会员。家里食用的大米、水产品、畜禽产品都由该农场提供。农场分配给他一畦菜地作为福利,菜地共15平方米,农场除了有技术员指导,还提供种子、生物肥及生产用具,种植者每天只需向农场缴纳1元钱。“一年360元钱,全家吃的蔬菜不用买,而且绿色生态,吃得很放心,很香。”周广年说。
CSF桃源家庭农场由古庄村在外经商能人刘恒锋创办。农场字号前,为何冠注 CSF?
11月20日,记者来到农场探源。走进农场,镶嵌在钢架厂房上的“CSF桃源家庭农场”大红字牌,格外耀眼。“CSF农场,就是让消费者成为农场的一分子。消费者支付预定款而农场提供新鲜安全的当季农产品作为回报,直接运送给订户或分配给销售网点。通过这种模式,让市民与农户结对,达到双赢。”刘恒锋说,CSF农场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CSF模式在他的农场是将闲散土地、零散的各类生产者农户整合起来,生产社区居民需要的生态大米、生态果蔬、生态水产品、生态畜禽产品等安全放心食品。
建设的厂房1000平方米,集办公、鲜米加工、仓储为一体。仓储主要零时贮存生态稻谷、鲜果及畜禽产品,加工主要采用小型碾米机,对稻谷现轧现送。“大米保鲜期只有四五十天,所以,必须现轧现送,一般三口之家,配送一次为25公斤左右。”刘恒锋说。
今年40岁的刘恒锋,高中毕业后便在上海、长沙等地经营农产品。在经营中,刘恒锋常常为不能为消费者组织到生态农产品犯难。虽然市面上有不少标注生态、有机农产品,但真伪难辨。即便不假,价格也奇高。如何让消费者吃到真正且价格公道的生态农产品,成了刘恒锋思考的问题。一次,在上海的宴席上,刘恒锋和客人聊到食品安全问题。闲聊中,上海客人感叹,如果能找一块干净的地,雇一个老把式农民,专门为自己一家人种植不打农药的生态蔬菜那该多好。客人的这个想法给刘恒锋以启迪,刘恒锋决定创办一个CSF家庭农场。
去年春,刘恒锋回到家乡申办了农庭农场执照,在村后流转了10多亩闲散地,整成一畦为15平方米的菜地,开辟了市民菜地,让市民参与农耕。“菜地只是基础,仅是解决市民生态蔬菜供给问题。”刘恒锋说,农场还链接各类生产者的农户,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和农场生态生产标准,赋予农户生产生态稻谷、生态瓜果、生态水产品及生态畜禽产品。所生产的产品由农场按合理价格收购。这样既保证生产者一定的利润,又让消费者得到实惠。因为从中减少了商贩剥利的环节。
为保证生态大米的供给,今年,农场与农户刘启春订立了稻谷种植协议,按照生态标准,该户种植10亩“9108”水稻,施用生物肥料和生物药剂。目前,农场将其稻谷全部收购,总产量6100多公斤,收购价每公斤3.6元,该农户亩均获利1000多元。农场配送给会员的生态大米价格为每公斤8元,低于市场价2元。
“目前,农场的CSF模式还只是雏形,会员还比较少,相信随着今后的发展,会员会越来越多,农场的生态产品也会越来越丰富,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刘恒锋说,农场让社区市民走近农事,也让长年在田间地头的农民接触社区生活。这种微妙的城乡互动也恰恰是市民农场的意义所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