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泰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关于促进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案

admin7个月前 (09-24)泰州产业信息36

  (2021年9月22日政协泰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二十三次常委会议讨论通过)

  开发园区是吸附先进生产资源要素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产业强市目标的前沿阵地。为进一步促进园区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7—9月,市政协组织部分常委和委员围绕这一课题通过座谈、视察等方式,对全市19家重点开发园区开展专题调研,并采取“基层样本分析法”对泰州港经济开发区及区内52家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形成调研报告。2021年9月22日,市政协召开五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听取市政府相关情况通报,并开展协商,6位市政协常委、委员作重点协商发言。有关情况及建议如下:

  一是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不断彰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产业强市为发展定位,高度重视开发园区建设,先后出台了“三比一提升”“园区改革”“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以及“亩均论英雄”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园区项目集聚、发展提质增效。2020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51.7亿元,占全市的57.4%;地方公共预算收入206.2亿元,占全市的53.8%;实际到账外资13.8亿美元,占全市的92.4%;进出口总额123.6亿美元,占全市的84.4%。开发园区经济密度、创新浓度、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已成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二是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形成。各开发园区立足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六大产业链,围绕自身特色产业定位,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项目招引、集中签约、集中开工、现场观摩等活动,全力促进项目集聚。今年1—8月,全市认定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新开工项目96个,增长26.3%;新竣工项目89个,实际完成投资726.4亿元;三大先进制造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5%、42.12%、46.4%。一大批优质项目带动园区持续争先进位,医药高新区跻身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十强,4个园区创成江苏省特色创新(产业)示范园区,在2020年全省92个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中,泰州港经济开发区、泰兴经济开发区分别位居第5和第6。

  三是创新驱动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实施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加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逐步建成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主体的创新平台体系。全市共建成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8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2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3家。实施“创新型企业梯次化培育工程”,差别化推进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培育。全市开发园区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39家,占全市125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59.03%。

  四是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全面落实“两集中三剥离”改革任务,推动扁平化管理、公司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全市6个省级以上园区和7个市级重点园区的机构、员额分别精简20.7%、27.2%,非经济岗位人员占比由40%以上降至20%以下。坚持因地制宜、系统化推进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改革,截至8月份,19个重点园区累计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厂房)1.15万亩,占全市盘活总量的79%,较好地解决了体制机制不活、资源利用率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开发园区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太强,发展后劲有待进一步巩固。在2020年全省119个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排名中,我市现有8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中只有2个进入前三十,5个排在50名之后,与上年相比,部分园区排名下滑,反映出我市开发园区在经济发展、开放水平、创新驱动、生态集约、统筹协调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一些园区储备项目少、新开工项目少、项目投资规模小,尤其是投资50亿元、100亿元以上龙头型、旗舰型特大项目还不多,园区竞争能力、项目策划招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是产业层次还不太高,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各园区围绕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开展项目攻坚,并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园区地标产业特色还不鲜明,产业重合度较高,目标客户重叠较多,不少项目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占据“微笑曲线”两端的不太多。如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主要以中成药和化学仿制药为主,化学药新药、生物药重点产品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生物药、新药、原研药、通过一致性评价化学仿制药“四类”产品不多,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备案)数仅占5%左右。医药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近年呈下降趋势,且多为方法专利,产品专利偏少。高技术船舶产业高附加值部件产业链尚不健全,规模以上船企亩均税收只有4.86万元,低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14.7万元的平均水平。受国际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刚性增加等因素影响较大,行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除泰兴经济开发区形成了氯碱和烯烃两大产业链外,其他园区的重点项目只是上下游零星配套发展,带动效应还需进一步放大。

  三是产业链发展相对粗放,运行质态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落子力度还不大。我市虽已形成六条产业链,但有的链条短、缺项多、协作少,个别园区招引项目时有“拣到篮子便是菜”现象,有的貌似形成了“产业链”,其实只是“企业集聚”,上下游配套能力不强。园区之间产业协作不够,相互配套关联的还不多。产业集中度还不高。部分开发园区脱胎于乡镇园区,产业集聚功能较低,产业竞争力偏弱。如某省级开发区依托900多家中小企业打造三大特色产业,但其中某个产业链只集中了8家企业,销售只占园区的8.5%,产业链明显偏短偏弱。产业链带动力还不强。受综合因素影响,1—7月,医药产业链、汽车产业链、船舶产业链销售增速分别低于全市规上工业销售增速11.46、1.1、10.22个百分点,产业竞争优势尚未得到充分释放。

  四是资源要素制约矛盾凸显,发展障碍有待进一步破除。特别是产业用地受政策制约因素多,增量供给短缺。据反映,主要受省有关政策影响,某区目前有32个亿元以上项目在排队等待土地指标,其中开发区就有17个项目暂时无法开工。随着“双碳”考核刚性约束增强,节能减排与项目推进的结构性矛盾化解难度大,如高港临港经济园洽谈的汽车零部件项目,大部分均涉及到铸造产能,而园区几无可置换的空间。此外,园区污染治理设施与处理量不相匹配、“人才短缺”“用工难”“人难留”、产业基金运作水平和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据抽样调查的泰州港经济开发区52家企业反映,有61.5%的企业认为存在“用工难”,78.9%的企业认为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园区历史负债过重,续贷压力加大,风险隐患增加。

  五是营商环境还需持续改善,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020年我市省考营商环境指数为87.156,总分低于省平均分1.546分,位列全省第9。在评价的14项一级指标中,有6项低于省平均水平,尤其是在为企业提供电力、纳税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突破性创新举措等方面仍有所欠缺。园区改革后的管理、考核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因身份因素,一些年轻同志上升空间受阻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园区规划设计、商务谈判、工程建设管理、资产运营等方面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短板有待进一步补齐。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和主引擎,开发园区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发展新趋势,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在方向上把握“园区转型”的新趋势,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统筹好产业转型、科创赋能、产城融合、绿色低碳等重点工作。二是在内涵上把握“产业链”发展的新趋势,以重点产业项目或龙头企业为主,向产业上下游不断延伸,促进特色产业链与园区协同发展。三是在建设上把握“多元化”变革的新趋势,实现从单个发展,向区域共建、系统发展转变,从境内集聚,向深化国际合作、融入“双循环”转变。四是在功能上把握向“后园区时代”拓展的新趋势,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大力发展城市综合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改革创新,顺应和把握园区发展趋势,坚持特色错位、质效并举、绿色低碳和协同开放发展,持续提升项目招引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园区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为此建议:

  1.坚持特色化发展路径,推动开发园区错位竞争。未来开发园区的竞争就是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的竞争。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加强产业研究,统筹全市各园区产业定位与规划,协调市(区)之间、园区之间、园区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对现有园区产业优化调整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向特色鲜明、要素集聚、产城融合方向发展。同时,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富民产业集群。要尊重规划的权威性,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一张蓝图绘到底,聚力打造1—2个特色主导产业、培育1—2个新兴产业,推动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实现低成本扩张和错位竞争。

  2.始终突出“项目为王、产业为本”,高水平谋划产业链发展。高质量项目和高水平产业链,是开发园区的核心竞争力。要强化产业链招商。项目招引要顺着产业链条走、奔着高端去,遵循发展规律,把握产业逻辑,理清产业链形成机理,推动垂直整合、高位嫁接、招大引强,用优质增量稀释低端存量。要用好产业链图谱、招商地图、投资地图“三张图”,突出大健康产业的培育,并围绕三大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链纵向链接、横向配套、上下游联动。同时还要在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航空航天与海洋开发等方面谋篇布局。在现有“三张图”基础上,结合我市产业链发展实际,明晰标注出缺项、漏项,特别是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精准招商。要打造产业链“链主”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推动优质资源向“链主”企业集聚,支持“链主”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资本运营、品牌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学习借鉴太平洋精锻等企业做法,实现由零部件向系统集成,再向整机装配进军,蕞终形成终端产品。要强化产业链协作。依托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建立完善本土配套体系,将加工、组装等非核心环节外包,打造“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集群。支持和鼓励他们搭建数字化协作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产能、销售、检测等资源共享协同。

  3.运用科技赋能,提升开发园区发展层次和水平。要以科技创新撬动企业裂变。创造条件、积极争取三大主导产业都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落户,以此催生新的产业链。鼓励园区、企业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协会学会合作,共建产业研发中心、技术研究院,以项目为纽带开展重大科技联合攻关。支持“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建设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打造“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培育链条,形成科技成果孵化、科技项目落地、成长型企业加速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加强“水土保持”,促进孵化项目本土化发展壮大。要在培养引进科技人才上下功夫。通过协调调动、兼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集聚科技型、创新型人才,为园区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要运用数字化赋能园区发展。加大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扶持力度,帮助解决“不敢转”“不会转”等现实问题,提升企业装备数控化率和机器联网率。鼓励企业探索“细分赛道”的数字化潜能,立足自身特点,发展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园区运用数字化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对运营、安防、物管、能耗等进行数据监测,实现信息共享、远程操控,提升园区治理水平,降低运维成本。

  4.积极回应园区和企业的重点需求,着力破解制约难题。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必成意识,设身处地帮助化解各种难题。针对部分要素制约问题,要加快市级层面“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开发运用,形成专项分类分析、数据定向采集、监测评估报告等。巧做闲置资产文章,通过二次招商、依法破产、托底收购等,让“过去的包袱”成为发展新资本。借鉴浙江做法,研究出台亩均改革差别化政策,对不同评价结果的企业实行不同的用能、土地使用税、碳排放、融资等政策扶持。针对生态管控区限制、成片开发区域公共配套要求限制等需要省级层面协调的事项,带领相关市(区)积极争取,尽快落实调整方案。要制定出台并严格执行引导性政策、刚性约束机制和项目退出机制,推动宝贵资源向高价值产业链条和优质企业集聚。要高度重视园区资金链,算好大账,综合施策,超前谋划,压实板块责任,制定防控预案,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要引进各类产业基金,合理确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比例,建立“市级母基金+特色产业子基金”模式,加强风险防范,充分发挥好杠杆效应。针对“人”的需求,要顺应开发园区向城市化迈进的新趋势,围绕建设现代化“品质之城”,加快园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配套建设,打造产业社区,推动城市要素与生产活动并存集聚,不断完善综合承载功能。当前尤其是要统筹解决好部分重点企业的职工住宿、人才公寓、交通出行等问题。

  5.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好“不求人、不看人”的一流营商环境。要重点提升服务品质。把解决实际问题、发挥政策效用、建设法治政府和诚信政府做实做优做到位,坚持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变“避责思维”为“负责思维”。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赋权改革,省级开发园区要实现涉企投资审批扁平化、标准化、便利化,做到招商、服务一包到底。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对项目进展中一些“卡脖子”环节,坚持保姆式服务、清单式攻坚,合力突破项目建设的瓶颈制约。要继续深挖改革潜能。坚持“去行政化”大方向,稳步推进原有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促进整合归并、实体化运作。理清开发园区、属地镇(街道)、国有公司行为边界和工作职责,强化开发园区管委会“谋全局、抓大事、解难题”的职能。要完善考核机制。对近三年“三比一提升”项目进行“回头看”,提高投产达效、入库税收、亩均效益等考核权重,倒逼园区加强源头招引和过程管控,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做到奖罚分明,突出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taizhou.021cf.cn/index.php/post/1935.html

相关文章

2022年10月25日兴化市美之源食品有限公司以底价竞得泰州市1宗工业用地

2022年10月25日兴化市美之源食品有限公司以底价竞得泰州市1宗工业用地

  中指云网讯:2022年10月25日,江苏省泰州市成交1宗工业用地,兴化市美之源食品有限公司以底价251.50万元竞得XH2022GG2-1地块,楼面价139元/㎡。   中指云网讯:编号为XH2022GG2-1地块,位于兴化市垛田街道湖东村兴林路西侧,工业用地,出让年限 50年,出让总用地面积为9045.40㎡,建设用地面积9045.40㎡,容积率≥1.2,≤2,...

2022年4月15日泰州市挂牌3宗地总起始价651300万元

2022年4月15日泰州市挂牌3宗地总起始价651300万元

  中指云网讯:2022年4月15日江苏省泰州市挂牌3宗地,其中1宗为其它用地,1宗为综合用地(含住宅),1宗为工业用地,总起价6513.00万元,总出让面积63104㎡,其分别的地块编号为TX22G-04、TX2022-02、TX2022-03   (1)编号为TX22G-04的虹桥镇四通路北侧地块   该地块位于虹桥镇四通路北侧,为工业用地,出让...

2022年7月7日泰州天马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以底价竞得泰州市1宗工业用地以24万元亩成交

2022年7月7日泰州天马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以底价竞得泰州市1宗工业用地以24万元亩成交

  中指云网讯:2022年7月7日,江苏省泰州市成交1宗工业用地,泰州天马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以底价195.90万元竞得[2022]4-1地块,楼面价277元/㎡。   中指云网讯:编号为[2022]4-1地块,位于三水街道双寿社区,工业用地,出让年限 50年,出让总用地面积为5442.00㎡,建设用地面积5442.00㎡,容积率≥1.3,起始价195.90万元,蕞终由泰...

2022年9月8日泰州德基商贸有限公司竞得泰州市1宗工业用地溢价率140%

2022年9月8日泰州德基商贸有限公司竞得泰州市1宗工业用地溢价率140%

  中指云网讯:2022年9月8日,江苏省泰州市成交1宗工业用地,泰州德基商贸有限公司以总价1987.00万元竞得泰海工挂[2022]7-1号地块,楼面价456元/㎡,溢价率1.40%。   中指云网讯:编号为泰海工挂[2022]7-1号地块,位于苏陈镇迎春路北侧、夏郑路东侧,工业用地,出让年限 50年,出让总用地面积为21808.00㎡,建设用地面积21808.00...

31亿起拍!泰州这里一宗商业地块挂牌出让!

31亿起拍!泰州这里一宗商业地块挂牌出让!

  TX2022R-13号商业地块与正在挂牌的TX2022R-12号住宅地块仅一路之隔,未来将是TX2022R-12号住宅地块重磅商业配套   TX2022R-13号商业地块位于泰兴城北龙河湾公园片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周边配套。   如果之前还对该片区心存疑虑,那么这次不得不说,泰兴城北龙河湾公园片区真的稳了。   近几年,泰兴城北...

【历史】130张蒋介石罕见照片揭露了他败走台湾、风流情史、晚年凄凉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130张蒋介石罕见照片揭露了他败走台湾、风流情史、晚年凄凉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1936年5月5日,蒋介石在南京国民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声明:版权归文章原创作者所有如转载涉侵权请在微信平台留言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非常感谢   【厂房】上海松江80多亩2.5w平稀缺厂房可做仓储分享(SJSZ-310)   【工业用地】上海青浦60多亩1.5万平稀缺工业用地项目分享(QPST-280...

上海工业土地出售招商

上海工业土地出售招商

  请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达到浏览上海厂房出租网的较好视觉效果   上海工业土地出售招商免责声名:上海厂房网 是上海厂房出租网下网站,提供企业及个人厂房出租、厂房租赁、厂房销售信息发布服务,旨在为供需双方搭桥接线,方便供需双方联系。网站所发布之广告信息由厂房供应方(业主)提供(负责),信息真实性请自行判定!厂房出租、厂房租赁、厂房销售业务请直接与业主联...

全力打赢经济翻身仗临安“暖春”开门红

全力打赢经济翻身仗临安“暖春”开门红

  今年以来,杭州临安“春意”融融、喜报频频:1月,临安13宗工业用地顺利成交,打响制造业发展“开门红”;2月中旬,来自五湖四海的院士专家齐聚青山湖畔,纵论材料技术未来;1—3月,临安不动产登记办件量超过1.8万件,新房、二手房登记量逐月翻倍递增,相比去年同期增幅分别达37.7%、47.5%……   事实上,群贤毕至、经济复苏等“暖春”盛况,正是临安积极以规划引领融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