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十佳书记项目”⑥泰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发挥大院大所聚宝盆效应打造创新人才集聚新高地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人才工作“十佳书记项目”⑥泰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发挥大院大所聚宝盆效应打造创新人才集聚新高地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摆在一起、专章阐述,并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践证明,“书记项目”是贯彻这一要求、推动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载体,也是解决人才工作突出问题的有效抓手,必须持续深化优化,进而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不断为高质量发展增创新优势。“先锋泰州”将陆续刊发人才工作“十佳书记项目”,交流各市(区)、重点开发园区和市有关部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的工作思路和创新举措。今天推出的是泰州医药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高港区委副书记、区长,医药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党工委书记丁志强领办的项目——发挥大院大所聚宝盆效应 打造创新人才集聚新高地。
“人才瓶颈”制约园区发展。近年来园区企业爆发式发展,伴随产生的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大院大所”作用发挥不显。质态运行一般,发挥作用不明显,“金矿”里金子产出率不高。“书记项目”直击痛点堵点。书记项目是一把手工程,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能解决一般层面上不能解决的问题。
围绕园区产业链需求,一把手书记从顶层设计入手,亲自谋划部署,引进国内临床头部机构-北大医学部、ICGEB区域中心等。为切实激发院所创新活力,亲自带队争取创新和人才资源,争创了复旦研究院“双师资”培养模式;上争“113医药人才特别计划”政策,强化创新载体政策支撑。
园区全方位发力,摸家底、理思路、整资源,深挖园区创新发展短板,共引进9所大院大所创新平台。坚定推进大院大所改革,秉持“一院一特”发展思路,依托部省共建联席会议、中国医药城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智库平台,科学编制大院大所发展规划。目前已经以“大化所研究院”为试点,实施股权改革,蕞大程度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探索“院所引才、企业用才”引智聚才新模式,为园区23家企业成功引进56名高层次人才。创新育才新体系,推动园区院所载体和近30家生物医药类知名高校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每年200余人在此实习实践,联合培养研究生100多名。创新用才新机制,通过人才引进、顾问指导、技术联姻等多元化合作方式,形成了复旦研究院“院士群”、ICGEB“海外高层次人才集群”等特色人才矩阵,引进集聚了一批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构建了“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产业链创新载体,覆盖了生物药、中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龙头院所。
引进院士11名,国家长江、杰青、重大人才工程A类等国家级人才21名,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420余名,核心人才流失率降低75%以上,每年联合培养研究生100多名。
先后承担5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支撑30余项国家级项目实施,获得省级以上科技重点项目支持近亿元。获批发明专利169项。在研一类新药13个,Ⅱ、Ⅲ类医疗器械130个。
大院大所是一座座“富金矿”,要让“金矿”效益更好、收益更高
人才工作“书记项目”作为“一把手工程”,书记“既要挂帅也要出征”,我们将始终聚焦大院大所人才集聚优势,找准切入点精准发力,深入到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用“金点子”创新引领,用“铁脚板”真抓实干,实现“平台+人才+产业”互促共赢。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